山东德州:信用修复“小切口”,为企服务“大可为”

发布时间:2024-12-27  来源:德州市发展改革委  浏览次数:61

为着力优化营商环境,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,德州市扎实推动信用修复工作,帮助失信主体重塑信用。德州市发展改革委把“精准信用修复 助企增信减负”作为2024年度“一把手”营商环境项目,变信用修复“被动审核”为主动为企业“增信减负”,真正做到“问需于企,送信到企”,充分利用信用修复工作的“小切口”,实现为企业发展服务的“大可为”。

一、精准信用修复,助企增信减负

依托德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,市发展改革委定期开展大数据分析,全面梳理出全市范围内行政处罚公示达到最短公示期的企业名单,横向推送至市直行政执法部门,纵向下达至各县(市、区)主管部门,要求各相关执法部门对企业整改情况进行核实,及时通知已完成整改的企业申请信用修复。

2024年7月,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开展了交通领域专项信用修复行动,集中筛选出全市交通运输企业4200余家,通过协调国家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集中筛查出670余家运输企业涉及的2700多条行政处罚信息,全面组织各县(市、区)发改、交通部门共同指导相关运输企业做好行政处罚整改工作,并协助运输企业向行政处罚机构所在地申请信用修复,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二、建立主动告知机制,提升为企服务质效

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司法局研究制定了“三书同达”工作机制,各级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对企业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后,须将《行政处罚决定书》《行政合规建议书》和《信用修复告知书》同步送达,主动告知企业该行政处罚将被公示的网站、失信行为类型、最短公示期、修复流程、信用修复政策等内容,指导失信主体尽早完成整改,及时申请信用修复。截至目前,德州市已实现涉企执法“三书同达”全覆盖。

同时,市发展改革委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,将法定5个工作日完成的受理初审环节压缩在当日完成,建立“1100”审核模式,即“提交材料一网通、问题材料逐一沟通、办理全程零跑腿、修复初审每日清零”,为申请企业提供全链条、全过程、高效率的“一对一”贴心指导服务,极大地提高了企业信用修复效率,帮助企业重塑信用,享受更多政策红利和争取授信获贷。

三、持续优化办事流程,高效办成“信用修复一件事”

按照国务院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的工作部署,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市政管办研究制定了《“信用修复一件事”实施方案》,进一步明确信用修复工作标准,建立健全跨层级跨部门一体联动、高效便捷、权责清晰的协同修复机制。在市、县各政务服务中心设立“信用修复一件事”咨询、代办线下服务窗口,并依托“双全双百”专区,完善信用修复线上指引,实现企业信用修复线下“只进一门”、线上“一网办理”,形成信用修复从提交申请、信息审核、数据同步共享的高效便捷新模式,推动信用修复服务提质增效,持续提升企业获得感。

今年以来,德州市完成信用修复初审3200余件,累计为900余家企业修复1600余条行政处罚信息。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和守信能力进一步提升,全市信用环境有效改善。

请完成安全验证